首页

套路女王直播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5 06:38:10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93304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时习之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这样阐释

业内人士提醒,电池过充可能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缩短电池寿命甚至损坏电池留下隐患。车主除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外,在购买电动自行车电池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即使是新电池,在使用半年到两年时间内,也应进行一次检查或者更换。

部分日媒歪曲解读外商在华投资情况 中国驻日使馆回应

今年以来,广州积极探索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和国企招商平台3大招商主体成为招商“主力军”,联动市行业主管部门、各类投资主体、招商中介机构3类协同主体。合力之下,“投资广州”的热度持续——

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抵达北京

白云机场边检站的数据显示,7月1日—7月21日,已有320余名外籍旅客采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白云机场口岸入境。2024年以来,“经广飞”持续火爆,白云边检站累计查验入境通程航班已超1万架次。近期,白云机场口岸还将新开或加密国际客运航线逾10条。

据悉,重庆垫江西部智能阀门铸造产业园是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总体规划5000亩,近期规划面积约2000亩,将打造成集生产、检测、仓储、展示、研发及产业孵化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现代智能阀门产业基地。

北京金融业总资产达215万亿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一天前,福蓉科技曾披露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称,关于 AI 智能手机供货情况,目前公司主要为具有AI功能的谷歌 Pixel  8和三星S24手机提供铝制中框结构件材料,与AI 功能直接相关的芯片无关,2024年1—2月前述产品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重为 19.15%。下游品牌主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安排生产计划,因订单周期问题,不排除全年订单存在下降风险,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